脚本向导编程
1. 组件调试
1.1. 快捷键
编译(Ctrl + F9):对命令进行编译
运行(F9):直接运行命令
下一步(F8):单步执行
跳入(F7):进入需要执行的命令
暂停:无
重置(Ctrl + F2):停止运行中的指令
断点(F5):设置断点、运行断点时,组件运行暂停
远程调试:无
1.2. Google插件安装
安装Chrome插件
2. 基本概念
末级节点统称为命令
命令流则是中间窗口的代码执行流程
2.1. 活动范围
代码复杂时,合理利用活动范围:控制 -> 活动范围
2.2. 常见表达式
2.3. 保留字和标识符
标识符:有意义
英文名:单词首字母大写
不建议拼音
3. 数据类型
3.1. 变量使用
向导中使用变量:先定义、再指定数据类型后才能使用。
变量作用范围是当前脚本。
控制For的索引是从1开始而不是从0开始,以给定范围为主。
4. 录制器和选择器
通过录制功能自动生成脚本(工具栏中点击“录制”,然会操作录制步骤,了解K-RPA中有这样一个功能即可)。
重点:选择器
标签类型(选择器)
aa
uia
wnd
html
webctrl(可处理爬虫)
java
扩展属性,选取器支持变量(支持动态处理),减少重复内容,可重复选取。操作了点击事件之后,为了网络等待,一般会延迟3秒(数值设置3000,单位:毫秒,或自定义延迟)以确认该动作执行完成。——依赖Chrome插件,所以需要安装插件来保证选择器的执行。(<webctrl/>
标签组件)
动态选择:构造一个变量存储将要选择的控件标识集合,然后在脚本录制过程中动态实现选取操作,遍历该变量根据不同的值执行<webctrl/>
选取动作。
查找子元素:通过选取器定位到某个对象(类似CSS选择器)。
下级(只读取一级)
全部下级(读取所有子元素)
如果有单独的元素要求则需要“启用索引”(选择某一条记录),F12查看网页结构,然后设置选择语法(高亮显示点击可直接在浏览器中查看),索引选择某个元素。用户界面探测器:主要是用来探测当前页面具体的元素信息,方便书写选取器专用语法,第一次执行会略微慢。
5. 常用命令/执行逻辑
编辑逻辑控制
应用程序集成(按照应用程序本身类别划分)
用户界面自动化(模拟人操作应用程序)
系统类
编程(分类更细,主要针对编程部分进行详细处理和执行)
最后更新于
这有帮助吗?